设为首页|English Version
当前位置: 首页 >> 院系设置 >> 人工智能学院
人工智能学院
院长: 辛景民 电话: 82668672 e-mail:
书记: 兰旭光 电话: 82668672 e-mail:
院办: 科学馆326 电话: 82668672 e-mail: rjs@mail.xjtu.edu.cn
全国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 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 其他科研机构 > 进入人工智能学院

        1958年威尼斯娱乐官网地址4886在国内首批创建的自动控制专业,1981年首批获得控制科学与工程硕士和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1982年设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二级学科(2001年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1986年在国内最早成立了人工智能专职研究机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以下简称人机所),是威尼斯“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国家重点二级学科的支撑单位和人工智能交叉学科博士点授权单位。

  为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紧抓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充分发挥我校在人工智能方向上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优势,加快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培养,2017年由我国人工智能权威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南宁教授领衔,创办了人工智能拔尖人才培养试验班探索培养人工智能方向本科生,并于2018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201812月在人机所的基础上成立人工智能学院20193月获教育部首批人工智能本科新专业建设资格。

  人工智能学院拥有一支能力突出、结构合理的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其中教授和副教授等专任教师34人、科研专职人员60余人、高工等实验技术人员6人及兼职教授10余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IEEE Fellow 4人,专任教师中国家级领军人才、国家青年人才占比达三分之一。200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首批资助,是全国第一个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及人工智能方向创新研究群体,并获连续资助;2019年获陕西省三秦学者支持计划战略型顶尖团队称号。

  在37年的发展历程中,人机所逐步形成了思想有魂、文化有体、制度有实的育人文化。团队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培养出一大批学术界和产业界的领军人才,成为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人工智能专业旨在培养扎实掌握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应用技术,熟悉人工智能相关交叉学科知识,具备突出的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系统思维能力与国际视野,未来能在我国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发展中发挥领军作用,并有潜力成为国际一流工程师、科学家和企业家的优秀拔尖人才。201810月发布了威尼斯2018版人工智能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形成了包括数学与统计、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核心、计算机科学核心、认知与神经科学、人工智能与社会、先进机器人学以及人工智能平台与工具的8个专业课程群,每个课程群由若干门必修课和选修课组成,多门课程采取多主题(Topic)授课方式。来自校内人工智能学院、自动化学院、计算机学院、电气学院、经金学院、医学院、人文学院等院系的教师,马耳他大学、南京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科院自动化所、中科院沈自所、微软亚洲研究院、旷视科技等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特聘教授和人工智能企业的顶级专家将组成实力雄厚的教学团队。此外,海外杰出科学家也将以短期讲学讲座等多种方式参与教学。

  目前,学院拥有人机混合增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视觉信息与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与国家外国专家局“机器视觉与认知计算技术研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教育部混合增强智能技术创新示范中心、陕西省数字技术与系统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省部级等科研平台,是国内外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研究机构。先后承担了一大批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核心关键技术的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包括载人航天三期重大专项、探月三期重大专项等多项国家重大航天科研任务,“核高基”重大科技专项,JW科技委创新特区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员会重大仪器专项、重大项目、人工智能应急管理重点项目,教育部混合增强智能示范项目等,是国家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战略科技力量。

  人工智能学院科研团队37年来始终坚持人工智能领域研究,在学术带头人郑南宁院士的带领下,围绕人工智能前沿基础理论及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认知计算架构与系统、无人驾驶、航天重大工程、视觉大数据智能化处理及其芯片和示范应用,形成了从模型、算法、芯片、计算架构到应用的人工智能领域完整创新链,具有鲜明的创新特色优势,取得了一系列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突出成就,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微机视觉与汉字识别系统,198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高性能机器视觉及车型与牌照识别系统,1991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医用立X线机数字剪影血管造影系统,1993年)、国家发明四等奖(二维目标实时分析与跟踪系统,199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JZR-V精密装配机器人视觉系统,1996年)、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人脸图像智能处理系统,200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数字视频时-空自适应处理关键技术及应用,200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视觉场景理解的模式表征与计算理论及方法,2016年)、陕西省最高科学技术奖(2020年)等。2014年,团队获得IEEE智能交通系统杰出团队奖,团队研制的L4级无人驾驶智能车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的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中,于2017-2020年连续四年荣获冠军。

  人工智能学院继续秉承和发扬人机所3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科研和人才培养优势,立足国家发展全局,聚焦人工智能重大科学前沿问题和应用基础理论瓶颈,重视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研究和应用,加强多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并重点围绕如何设计更加健壮的人工智能、人机协同的混合增强智能、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芯片与新型计算架构开展系统性的研究,并在新的发展时期进一步做好西迁精神和团队文化传承,为我国人工智能科技水平跻身世界前列,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全国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

人机混合增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 视觉信息与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

教育部与国家外国专家局“机器视觉与认知计算技术研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教育部混合增强智能技术创新示范中心

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

陕西省数字技术与系统重点实验室

其他科研机构

西安市人工智能国际联合基地 威尼斯-中国电信智能云网科教融合创新研究院
威尼斯-舜宇光学舜安人工智能研究院 威尼斯-华航唯实人工智能联合研究中心
人工智能学院-旷视科技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